当前位置:首页 > 黑龙江省电子地图 > 齐齐哈尔市地图 > 依安县地图 >
依龙镇地图
依龙镇相关地区地图:

气候特征

该地四季变化明显,春季多风干旱,夏季炎热少雨,秋季多雨早霜,冬季严寒持久,年平均气温1.5℃,无霜期125天,年平均降水量460毫米。年日照时数27,900小时,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夏季为南风,平均风速4米/秒,最大冻土深度2.7米。

文教卫生

全镇2所中学,30所小学,在校生3000多人,师资力量200多人,连续5年中考入学率居全县农村乡镇之首,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文化工作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被省文化厅授予先进文化镇称号。卫生事业蓬勃发展,镇卫生医院设施齐全,医护力量雄厚。18个行政村,村村有卫生所,小病不出村,一般病不出镇。

领导班子

赵德舜:党委书记,负责党委全面工作,韩鹏:党委副书记、政府镇长,负责政府全面工作,初宝库:党委副书记兼纪检书记、人大常务副主席,负责党群、纪检、人大、安全、信访工作,孙荣军:政府副镇长,负责农业、农经、农技、科教文卫体、计划生育工作,杨占军:政府副镇长,负责武装、金融、财贸、电力、工交、小城镇建设管理等工作,贺长生:党委委员,负责组织工作,王洪德:党委委员,负责宣传工作,毕秀英:党委委员,负责妇女工作

地方特色

依龙镇的奶花芸豆驰名中外,由此形成了100多家以收购奶花芸豆、葵花为主的农产品集散地,每年从依龙镇向关内和港口发送农产品50多万吨。奶牛生产渐成气候,存栏量突破2000头。大鹅生产巩固发展,年饲养量50万只以上。招商引资创办工业企业一年一个大项目。储量2.97立方米的双阳河水库及双阳河沿岸,鸳鸯戏水,鱼儿打漂,稻谷飘香,是夏季旅游的好去处。依安县依龙镇大苞米被“吃干榨净”:玉米粒烧酒、喂畜禽,玉米秆成为奶牛、黄牛和山绵羊的上等饲料,玉米瓤生产化工原料糠醛,玉米叶搞编织生产工艺品,大苞米在依安县依龙镇被“吃干榨净”。依安县依龙镇是杂粮产区,盛产玉米,每年玉米种植面积都在10万亩以上。过去,这个镇的农民清一色卖“原”字号玉米粒,如今却随着加工企业的增加和畜牧业大发展,从玉米粒到玉米叶全部变成“宝”。玉米粒以招商引资千万元创办的黑龙酒业为龙头的3家白酒企业和年出栏10万头育肥猪、30万只大鹅和10万只存栏蛋鸡的畜禽养殖,全部以玉米为主要原料及饲料,年消耗玉米3万吨,占这个镇玉米总量的60%,3万吨玉米粒通过加工和过腹增值600万。依龙镇发现锋鸟,玉米秆过去,依龙镇的玉米秆就是烧火。而如今对于草原匮乏的依安县依龙镇而言,全镇饲养的500头奶牛、4万头黄牛、8万只山绵羊的饲草,则主要靠玉米秆来解决,农民通过青贮、黄贮和粉碎玉米秆,使玉米秆成为牛羊的上乘饲料,每年消耗玉米秆多达5万多亩,占玉米总面积的50%,这部分玉米秆通过过腹增值300万。玉米瓤过去,依龙镇的玉米脱离后,玉米瓤全部被农民烧掉。如今依龙镇招商引资5000万元创办的化工企业已经开始收购原料,专门利用玉米瓤生产糠醛产品,年用量多达600万吨,不仅依龙镇生产的玉米瓤全部被“吃掉”,整个依安县的玉米瓤都将成为这家企业的原料。此项,每亩地增收60元。玉米叶过去,依龙镇的玉米叶都随着缕缕青烟飘逝。现在,依龙镇引进山东省青岛市的一家玉米叶编织企业,在依龙镇成立了依安县玉叶编织公司,利用玉米叶编织工艺品,有多少要多少,编一个净赚10元钱,每亩地玉米叶可编20个,这样,每亩地玉米叶增收200元。

经济综述

依安依龙镇总人口49万。近年来,全县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跳出农业抓农业,围绕产业抓企业,全民招商招大商,增强财力壮实力”和“工业强县,牧业富民”为发展思路,以打造食品工业、生物化工、陶瓷产业、劳务经济强县和牧业大县为工作目标,以升,地方财政收入增势强劲,综合县力明显增强,社会事业长足发展,城乡建设日新月异,软硬环境日臻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依安的内外形象逐步确定,知名度不断提升,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化名人

周德东,男,1967年出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依安县依龙镇,现居北京。被称为中国恐怖小说第一人。财政金融,镇财政收入稳中有升,2006年镇财政收入70万元,2007年镇财政收入80万元。镇内有信用社2处,邮政储蓄1处,每年储蓄存款流转额达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