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南省电子地图 > 益阳市地图 > 沅江市地图 >
南大膳镇地图
南大膳镇相关地区地图:

农业发展

2002年,乡党委、政府把调整产业结构,畜牧兴乡作为工作重点。利用地理资源优势,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争取银信部门发放畜牧专项贷款,扶植基地建设,实行引种补贴,乡属草场免费放牧,建立乡冷配站,主动提供牛羊冷配服务,同时加强治安管理,保障养殖户正常生产经营。草食动物饲养初见成效。全乡340户养牛、羊户,养良种黄牛2000多条,黑山羊1000多只,年创产值400万元。特种水产养殖初具规模,全乡1364户特种水产养殖户,养殖水面2400多亩,品种有甲鱼、乌鳢、黄鲴、鳝鱼、珍珠蚌等,年产900吨,年产值1200万元。传统畜牧水产养殖得以改良,年出栏生猪5.2万头,鸡鸭9万羽,年创产值2100万元;传统水产养殖水面4200亩,年产商品鱼6万担,产值为400万元。全乡畜牧养殖年总产值达41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4%。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30076男15588女14488家庭户户数9177家庭户总人口(总)29863家庭户男15407家庭户女144560-14岁(总)68670-14岁男35290-14岁女333815-64岁(总)2093915-64岁男1090815-64岁女1003165岁及以上(总)227065岁及以上男115165岁及以上女1119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8984

下辖村

,南大膳镇下辖村:南丰村西南村东荡村南洲村新南村西良村晓乐村螺丝湖村六合村牛洲村西福村西湖村新湖村平湖村南湖村南郊村光明村中南村同丰村南大河村新跃村同鹰村义福村

乡镇发展

2002年,全乡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圆满完成,乡村总负担比上年减少227.88万元,人平负担减少110元。部门机构改革顺利实施,共缩员减编12人,为财政每年减少刚性开支十多万元。另外,争取上级资金及乡财政投资共200多万元,改善了乡内基础设施,农电低网改造竣工,外排机埠全部完成改造和维修,新修挡高截流工程9处,维修涵闸18处,对15华里的乡村级公路进行了高标准的维修。争取国家退田还湖70万元,全乡退田还湖近500亩。投入15万元,对全乡两所中学、六所小学进行了维修。村支两委换届选举顺利进行,新上任8人,减少村干部职数16人,合并组36个。双丰乡下辖康宁、天新、康健、西洲、西合、合利、合兴、双穗、永交、永红、永东、新民、新华、新豇、群力、学校坪、五七、华林、华兴、华丰、华东、华云、华乐、东胜、双丰、同福、曙光、大团、民胜、民利、民兴、同华、同兴等33个行政村和1个双丰渔场,342个组。2002年末总人口35260人,出生率9.04‰,农业总产值1.5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2.22亿元,财政收入810.7万元,上交税收357.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00元。是年获益阳市“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先进单位、沅江市“模范乡镇党委”、“两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2002年,乡党委、政府根据农业大乡的特点,一手抓经济,一手抓消赤减债,采取“班子成员包片、机关干部包村、谁蹲点、谁负责”的经济工作目标管理措施,保持了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全年生产粮食29780吨、油菜籽1126吨、苎麻1540.6吨、商品鱼144吨。有4000农户从事乌鳢、甲鱼、黄鳝、牛蛙等特种水产养殖,水面100公顷,年产乌鳢520吨、甲鱼120吨、黄鳝240吨,牛蛙55吨,创产值2038万元。同时,广大农民利用沿湖畔水的地理优势和水草丰美的资源优势,养猪、鸭、牛、羊,年出栏生猪5万头,牛1100条,羊2000只,产蛋400吨。2002年,全乡圆满完成税费改革,农民减负240.5万元,人均负担由2001年的151元降至97.83元。全年完成各类税收357.9万元,另外通过加大陈欠款收取力度,开展增收节支,处理闲置资产,减债92万元。村支两委顺利进行换届选举,采取海选的方式配齐了组长,并对他们实行签约上任,培训上岗,报酬与业绩挂勾的目标管理责任制,进一步夯实了基层政权。

下辖机构简介

南大膳镇下辖南丰、东荡、西南、南大河、中南、同丰、新南、同鹰、南洲、光明、义福、南郊、南湖、西湖、牛洲、六合、新湖、平湖、螺丝湖、晓乐、西良、西福、新跃等23个行政村、253个村民小组、1个南大社区居委会以及竹篙湖、南大等2个镇直渔场。2002年末人口自然增长率2.6‰,国民生产总值5.2亿元,财政收入810万元,粮食总产量17200万吨,农业总收入10437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4.2亿元,农民人平纯收入2718元,是年荣获沅江市“双文明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计划生育工作连续三年被评为益阳市模范单位,南大镇计生协会被湖南省计生委评为“两争两为”模范协会。城镇建设获沅江市小城镇建设责任目标管理第一名。

城镇经济

2002年镇党委、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齐抓共管,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立足市场引导,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在稳定粮食面积前提下,突出发展乌鳢为龙头的特色养殖,乌鳢养殖面积达3550亩,套养鳝鱼800亩,年产量达7000吨,产值7800万元,并形成了饵料、喂养、冷冻、运输销售一条龙服务体系,乌鳢、黄鳝养殖已成为地方特色和支柱产业,被省科委列为“星火科研项目”。乡镇企业困中求进,有各类企业1160家,比2001年增加135户,从业人员3621人,乡镇企业产值比2001年增长12%,实现利润977万元,完成税费430万元。骨干企业南大建材厂生产的产品畅销市场,企业效益居全省砖瓦企业之首。南大纸厂、麻纺厂通过招商引资重新启动生产,2002年两个厂为国家增加税费110万元,安置社会劳力21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