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山镇地图
连山镇相关地区地图:
乡镇荣誉
2008年,广汉市连山镇被四川省环境保护局授予“四川省环境优美乡(镇)”称号。2008年来,连山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他们在着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实施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开展了卫生厕所、垃圾集中收集清运设施建设,秸秆还田综合利用。特别是以生态园苗圃为主的生态建设、小麦科学种植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庭院建设模式成绩显著。经过近两年的创建工“四川省环境优美乡(镇)”作,连山镇环境质量良好,镇容镇貌整洁,环境保护社会氛围深厚,群众对环境状况满意,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生态文明作出了新贡献。行政区划
广汉市辖镇。1940年设连山乡,1941年改连山镇。1950年复连山乡,1952年分设连山镇和连山乡,1958年乡、镇合并改连山公社,1962年析出场镇,置连山镇,1979年乡、镇合并为连山公社,1981年乡、镇又分设,1984年连山乡并入连山镇。位于市境东部,距市府驻地13公里。面积30.5平方公里,人口2.9万。川陕公路穿境而过,连山至中江公路起点。辖福寿、光辉、乌木、清河、复兴、三川、五一、向阳、石梯、双堰、芦吉、锦花、沙堆、柳堰、双桥15个村委会和第一、二、三、四4个居委会。乡镇企业有轻化、建材、粮油加工等厂。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油菜子、水果。养殖生猪、蛋鸡、肉鸭、淡水鱼。试验基地
连山镇连续二十余年被省农科院列为试验基地,连续十年被省、市科委列为农业技术综合开发试点镇。2004年建设了“小麦专家大院”,在推广小麦露播稻草覆盖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效,并成为全国示范区,利用农业新科技实实在在为农民增收;镇内拥有西南地区单台产量第一的纸板生产线;同时第三产业已成为拉动连山镇经济的重要支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副总理回良玉等国家领导人先后亲临视察,给予了充分肯定。在“十一五”期间,连山镇将按新农村建设要求,更高更快推动各方面工作,以稳定农业、强化工业、发展第三产业,改善投资环境为重点,致力于把连山打造成商贸流通文化休闲重镇。工农发展
农业发展情况:农业占连山镇经济总量的22.93%。农业龙头企业2个,农经组织11个,专业大户289户,带动农民增收3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03元。连山农业连续20多年被省农科院列为试验基地,在广汉市最先跨入“吨粮镇”、“小康镇”。2008年来重点依靠科技进步,以基地建设和优势土特产带动产业结构调整。2008年,科技生态园区已初步形成,以薯类加工、优质林木水果、水稻制种、优质粮油生产、畜禽养殖生产、水产养殖六大基地初具规模。已培养扶持种、养、加专业大户289户;创建了“广连”牌薯片、“连山香柚、脆柚、甜柚”、“玉林奥白星肉鸭”等有一定知名度农副产品品牌;成立了“柳埝鸭业协会”、“连山薯类协会”和“连山水产协会”、“新技术推广协会”四个协会和一个“小麦专家大院”,以及5个专业合作社。初步开拓农产品国内及周边地区的市场。2004年实现农业增加值5869万元,畜牧业产值完成2721.73万元;无公害蔬菜8100亩,关检合格率为90%以上;订单农业面积达15470亩,产业化带动农户6000户;通过多种途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672名;2004年农民人均收入实现3803元。工业发展情况:工业占连山镇经济总量46.71%,工业企业94户,规模以上2户,解决就业2911人,一般工资达到5160元/年。镇内现有一定规模企业10多家,其中主要以造纸、化工、粮油加工为支柱型企业。有占地500多亩的造纸工业园区,年产各类机制纸18万吨,拥有2008年西南地区单台产量最大的高速纸机生产线一条。2004年连山镇企业实现总产值2.15亿元;其中规模企业销售收入2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3800万元,发放企业务工工资2084万元,企业务工人员已达1800人。2008年,这些骨干企业技改投入不断加大,产值、销售、收益水平明显增加,发展后劲不断增强,随着发展环境的进一步改善,民营经济已成为连山镇经济的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