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乡地图
河口乡相关地区地图:
教育工作
2008年9月26日,道真县河口乡全体师生、广大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在河口中学运动场上集会,举行了“四比三优一满意”表彰大会暨迎接新中国成立59周年文艺会演,共涌现出的6个教育工作先进单位、37名先进工作者及30名关心支持教育的家长获得表彰。2008年,道真县河口乡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认真开展了学校之间、班级之间比管理;教师之间比服务意识、服务态度;学校之间、教师之间比贡献为主要内容的“四比”活动;开展争创“教师思想品德优秀,学校教育质量优良,学校育人环境优美”的三优活动和让师生员工及社会满意的“一满意”活动,并扎实推进了基层学校党支部建设。做到教育工作与党建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三关工程有机结合,切实帮扶困难学生,真情关爱留守儿童。在学生中教唱廉政歌曲及上廉政文化课,营造了“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氛围;采取多种扶贫助弱措施,党政、站校、妇联、团委、关协等积极争取希望工程和帮扶资金、物资共达8万多元救助贫困学生。每村资助一户贫困学生家庭脱贫,每名乡政干部帮助一名特困生,每名教师帮助一名贫困学生,共捐款2万多元,受助学生450余人。有130余名教师成为130余名留守儿童名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使困难学生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使留守儿童有了家,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辛勤汗水换得累累硕果。2008年,全乡有83名初中学生升入高中,位居全县第三。有70名莘莘学子在中国各地高校深造。全乡师生在各类竞赛和优质课等活动中有近200人次获奖:其中教师获县级奖43人次、市级奖24人次、省级奖6人次、国家级奖32人次;学生获县级奖24人次、市级奖16人次、国家级奖40人次。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做到了让师生员工及社会满意。
三农工作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西固区河口乡积极响应,全力抓好“三农”工作。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组织作用,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困难,切实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二是以成立专业合作社为形式,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依托基地建设,逐步构建“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重点在红枣、西甜瓜、胡萝卜、番茄、养殖业上狠下功夫,建立大滩村西甜瓜专业合作社;三是以关注民生为重点,切实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积极帮助农户修缮水渠、硬化乡村道路,开展乡村环境卫生整治等工作。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全乡农村各项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环卫建设
为彻底改变道真县河口乡农村环境卫生普遍存在的“脏、乱、差”现状,努力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河口乡就农村环境卫生工作提出十个具体整治要求:室外环境卫生:(1)建柴草棚或柴草堆放规范;(2)畜粪堆放规范,粪坑按要求盖好;(3)房前屋后清洁卫生,地面无垃圾、污水、污物;(4)房前屋后排水沟畅通;(5)畜禽全部实行圈养,房屋周围无畜禽粪便。室内环境卫生:(6)住房外观清洁,板墙无乱涂乱画;(7)房屋及畜圈内外无悬挂物,农具及日常生活用品摆放整齐;(8)室内无蜘蛛网、灰尘,墙上无悬挂物;(9)室内地面干净清洁,物品堆放整洁有序;(10)室内照明电线安装规范,基本无老化线路。
新农村建设
河口乡政府本着“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宗旨,结合实际情况,确立了“三、四、五”发展战略。“三个开发”即北线两侧经济带工业开发区、荒山荒地林下资源开发、人才技术资金的开发。“四个基地”即里岔沟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基地建设;长岗村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基地建设;北线两侧工业基地建设;农副产品集散地基地建设。“五项工程”即菜篮子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科技致富工程;信息流通工程;扶贫工程。为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河口乡出台了有力措施,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制定招商引资奖励政策,扶持民营企业,增强服务功能,整顿站所作风,制定承诺内容,使河口乡成为开放创新、想事干事、廉洁自律、奋发向上型的政府。先后引进项目16项,引进资金800万元,不仅扩充经济实力,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增加了农民收入,推动了河口乡经济的快速发展。
领导关怀
2007年5月,省党建扶贫工作队队长、省审计厅副厅长寇平率省直机关工委机关党办主任顾鲁黔、联通公司贵州分公司综合部经理杨贤等人组成的省党建扶贫工作队一行4人到锦屏县河口乡开展了党建扶贫帮扶工作。工作队分别深入河口乡中寨、里寨、中仰、文斗、裕河、培尾、培陇、韶霭等村开展扶贫调研。在调研工作中,省党建扶贫工作队采取“一听、二看、三访”的形式进行。一听,主要是召集村组干部座谈会,听取各村基本村情,发展条件、存在的问题等情况汇报;二看,主要是在听取汇报的基础上,深入到实地查看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教育教学情况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等;三访,主要是深入群众当中,与他们谈心交心,了解民情、倾听民意。通过调研活动,省党建扶贫工作队对河口乡的基本情况有了深入的了解,及时梳理出了存在的四个方面困难,一是行路难,全乡19个村中尚有10个村未通公路,群众生产生活十分不便;二是吃水、用水难,全乡仍有15个村未落实农村人饮安全建设工程,群众人饮消防用水极为困难;三是读书难,全乡有很多村级小学校舍十分简陋,教学设备欠缺,同时,三板溪湖面的形成给学生上学造成很大困难。四是村级基层组织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全乡80%的村没有活动室。针对存在的问题,省党建扶贫工作队提出了下步即将开展的帮扶设想,表示将紧紧围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实践活动,以促进经济发展为目的,以整合山乡资源为手段,帮助乡、村理清经济发展思路,将从教育、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帮扶,充分发挥和利用省党建扶贫工作队的资源优势,为贫困山区的经济发展和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做出积极的和应有的贡献。
人饮工作
2008年,西固区河口乡先后完成河口、青杨、岗镇、石圈、张家台、大滩六个村人饮工程建设,解决了全乡8000余人吃水难问题。河口乡投资172万元,建成河口乡安全人饮供水站,解决了河口、青杨、岗镇、石圈四个村饮用水困难,并成立了河口乡安全用水管理协会。青杨、石圈运行正常;岗镇、河口因村级自用管线严重老化,待管网更新后可立即投入使用。投资49万元,完成了大滩村安全人饮净化水入户工程;投资10万元,维修和更换人饮管道,保证了张家台村人饮用水。同时,为确保安全用水,投资1.8万余元,对各村蓄水池井盖进行了水泥加筑,加强了饮用水安全防范。
新农村建设
道真县河口乡梅江村场镇所在村民组—街上组,为扎实推进“整脏治乱”工作,实行村民组自治。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确保村民组区域和场镇区域干净整治。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以村民组牵头。村民组通过召开群众会,作环境卫生宣传动员,成立组卫会。二是村民组制定相关制度。村民组制定组规民约,签订环境卫生目标责任状,落实农户门前“三包”责任制。三是组卫会设立“三岗”。监督岗:负责该组环境卫生保洁监督和卫生费收取监督;收费岗:负责该组及场镇卫生费的收取,实行卫生费专人专管专用;保洁岗:通过组卫会招标确定保洁员,负责该组及场镇卫生的保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