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黑龙江省电子地图 > 绥化市地图 > 海伦市地图 >
海兴镇地图
海兴镇相关地区地图:

海兴镇-经济发展

行政区划图海兴镇地势平坦宽阔,资源丰富,中南部平川温岗,以种麦、豆、米、糖、麻、烟等经济作物见长,中北部是水稻产区,历来是海伦市主要商品粮生产基地。2007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1亿元,农业产值实现1.43亿元,镇村户企业产值达5000万元,财政收入1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02.3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现3000万元,第二、三产业所占总产值比例增加到49%,现以建成高油质大豆两个品种繁育基地,面积达10000亩,亩均增收100元,深受市场欢迎的大西瓜,大辣椒、大菇娘三大经济作物已在海兴深深扎根,面积突破10000亩,农民户均增收200元。此外充分依托海伦南华糖业种植甜菜20000亩,使海兴镇粮经作物比例由2004年的7:2.8调整到6.1:3.9。同时依靠“双节”技术及海伦市发展畜牧业的契机,2007年饲养生猪44200头,出栏30530头,还充分发挥沿河沿沟草原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肉牛、绵羊、大鹅等草食禽业,使一区变两区(由粮食生产区变为经济作物主产区和畜牧主产区)成为现实。乡镇企业方兴未艾,工业整体实力明显增强,现以已形成大豆收购为主导,建材、粮油、农副产品加工为支柱的三大工业体系,有镇办企业7家,固定资产3000万元,从业人员1000多人,2007年乡镇企业创产值1500万元,实现利税100万元,占全镇财政收入的1/10份额。

地理

海兴镇辖境南部地区为丘陵地带,北部为平原,靰鞡沟横贯全境。全镇总面积为15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万亩。

海兴镇-城镇建设

阳光花园小区小城镇建设基本完善,功能效应进一步扩大,2001年以来,共投入小城镇基础设施和环境设施建设资金5000万元,房屋开发6000平方米的具有代表性的阳光花园小区已全面骏工,入户达100多户,东西南北大街路面白色化,镇内巷道改造,公用设施配套完善,“十字街”亮化、美化、净化。红叶商城、供销一百、供销大楼、天方药业、明德小学、供电大楼等六项工程的实施,使城镇服务功能和载体功能增强,酒店、旅店、娱乐场所各具特色,现有轻工批发市场一处,集市两处,个体工商户发展到400户,集批发零售于一体的占地2460平方米的红叶商城吸纳了120户经营,效益非常可观。海伦市海兴镇采取外引项目和资金,内挖潜力和活力等措施,全力发展小城镇建设,使小城镇建设粗具规模,从而拉动了镇域经济的发展。为了搞好小城镇建设,海兴镇打出了“项目、引资、盘活、自筹”四张牌。在招商引资上,他们每年召开一次同乡联谊会,把从海兴走出去学习、工作的家乡人请回来,恳请他们为海兴的发展献计出力。海兴镇金都商城就是在乡情的感召下,由在鹤岗经商的海兴人回家乡投资200万元兴建的。通过招商引资,该镇有效地解决了小城镇建设资金,全镇用于小城镇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5110万元中有5000万元是引资来的。几年间,海兴镇小城镇建设取得了可喜的变化,全镇开发商品楼房3万平方米,铺设白色路面1000延长米,并建起了3500平方米的乡镇公园,走进海兴镇,放眼望去,一条笔直宽敞的白色路面映入眼帘,两排路灯整齐排列,道路两旁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海兴镇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向人们展现了乡村城镇化独特的建筑风格。

行政区划

镇办工业有亚麻厂、制砖厂、综合厂等,1992年乡镇企业总产值1608万元。全镇共辖海兴、育民、新权、长胜、繁荣、自治、海强、众兴、民和、永进、丰顺、民醒、民权、中信等14个村。1992年末全镇总人口3.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870人。镇政府驻地海兴村。

海兴镇-主要领导

文明生态村周贵臣(党委书记、人大主席、武装部长)统全局、带班子负责党委、武装、人大全面工作,主抓招商引资。张喜文(党委副书记、镇长)负责政府全面工作,主抓财政、经管、农业。李文峰(政府副镇长)负责民政、经管、劳务输出,协调党委书记抓招商引资。曲士利(武装部副部长)负责武装、交通工作,主抓武装工作。王丽华(党委委员、妇联主任)负责文教、卫生、妇联工作,主抓妇联工作。张国富(人大副主席)负责人大、计生工作,主抓人大工作。牟海军(副科级员)负责农业、城建工作,主抓农业工作。

海兴镇-名优企业

铁子食品厂:固定资产60万元,流动资金30万元,生产品种40余个,年创产值150万元,实现利税35万元。
海兴镇砖厂:固定资产200万元,流动资金100万元,年生产红砖1000万块,年创产值240万元,实现利税40万元。
海兴木材加工集团:占地4000平方米,固定资产200万元,流动资金150万元,年加工木材10000立方米,年创产值240万元,实现利税4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