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端午节,又称为龙舟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庆祝,这个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最显著的习俗就是吃粽...
端午节的别称,探索传统节日的多重身份
世界地理
2025年10月28日 05:55 6.5K+
admin
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等,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个节日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庆祝,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样的习俗,除了“端午节”这一正式名称外,它还拥有许多别称,每一个都承载着独特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端午节被称为“端阳节”,这个称呼源于古代对时间的划分,端”指的是开始,“阳”则代表太阳,端阳”意味着阳气初生的时节,在这一天,人们会进行各种活动以祈求健康和驱除疾病。

端午节也被称为“龙舟节”,这是因为在端午节期间,中国南方地区会举行盛大的龙舟竞赛,这项活动起源于对古代诗人屈原的纪念,传说中他因忧国忧民而投江自尽,人们划龙舟是为了寻找他的遗体并投入粽子以防鱼虾侵扰。
端午节还被称作“重午节”,这里的“重”指的是重复或再次的意思,“午”则是中午的意思。“重午”可以理解为一年中的第二个午日,即端午节恰好是夏季的第一个月(五月)的第二个午日。
除了上述别称外,端午节还有其他一些地方性的称呼,如“浴兰节”、“女儿节”等,这些名称反映了不同地区对这个节日的不同庆祝方式和文化理解。
端午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它是一个文化的集合体,通过不同的别称展现了中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