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档案文章正文

自我效能感属于什么心理学

历史档案 2025年11月23日 06:54 1 admin

心理学中的关键动力

自我效能感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由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它指的是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或达到目标的信心和信念,这种信心并非源自外部评价,而是源于个人对自身能力的认知和评估。

自我效能感的定义与来源

自我效能感是一种主观感受,它反映了一个人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下能够成功完成任务的能力的信念,这种信念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包括过往的成功经验、他人的鼓励和反馈、以及观察他人的行为和结果。

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性

自我效能感对个体的行为和心理状态有着深远的影响,高自我效能感的人更有可能设定挑战性的目标,并坚持不懈地追求这些目标,他们面对困难时更能保持积极的心态,不易放弃,相反,低自我效能感可能导致个体避免挑战,容易感到沮丧和无助。

自我效能感属于什么心理学

自我效能感的实际应用

在教育领域,教师可以通过提供正面反馈、设置可达成的小目标以及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在职场中,管理者可以通过培训、职业发展规划和团队支持来提升员工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和团队凝聚力。

自我效能感是心理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它不仅影响着个体的行为选择和努力程度,还与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紧密相关。

标签: 自我效能感

百度百科网 备案号:蜀ICP备2024108232号-1 网站地图